长春理工大学有哪些专业

长春理工大学有英语、俄语、日语、朝鲜语、翻译、汉语言文学、汉语国际教育、广告学、网络与新媒体、金融工程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工商管理、会计学、法学、社会工作、应用物理学等专业,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,供大家参考,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,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准。
一、长春理工大学专业设置情况
专业(类)名称  | 层次  | 收费标准 (生/学年/元)  | 
英语  | 本科  | 5060  | 
俄语  | 本科  | 5060  | 
日语  | 本科  | 4600  | 
朝鲜语  | 本科  | 4600  | 
翻译  | 本科  | 4600  | 
汉语言文学  | 本科  | 5060  | 
汉语国际教育  | 本科  | 4600  | 
广告学  | 本科  | 6820  | 
网络与新媒体  | 本科  | 6820  | 
金融工程  | 本科  | 5280  | 
国际经济与贸易  | 本科  | 4800  | 
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| 本科  | 4800  | 
工商管理类  | 本科  | 4800  | 
工商管理  | 本科  | 5280  | 
会计学  | 本科  | 4800  | 
法学  | 本科  | 5280  | 
社会工作  | 本科  | 5280  | 
应用物理学  | 本科  | 5500  | 
应用化学  | 本科  | 5500  | 
数学类  | 本科  | 5000  | 
数学与应用数学  | 本科  | 5000  | 
信息与计算科学  | 本科  | 5500  | 
应用统计学  | 本科  | 5000  | 
生物技术  | 本科  | 5500  | 
应用物理学(中外合作办学)  | 本科  | 55000  | 
电子科学与技术  | 本科  | 5940  | 
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理学)  | 本科  | 5940  | 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理学)(中外合作办学)  | 本科  | 28000  | 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工学)  | 本科  | 5940  | 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(工学)(中外合作办学)  | 本科  | 28000  | 
测控技术与仪器  | 本科  | 5940  | 
智能感知工程  | 本科  | 5400  | 
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| 本科  | 5940  | 
信息对抗技术  | 本科  | 5940  | 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| 本科  | 5940  | 
机械电子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| 本科  | 5400  | 
电子信息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通信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| 本科  | 5400  | 
自动化  | 本科  | 5940  | 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| 本科  | 5940  | 
软件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信息安全  | 本科  | 5400  | 
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| 本科  | 5400  | 
机器人工程  | 本科  | 5400  | 
智能科学与技术  | 本科  | 5400  | 
材料物理  | 本科  | 5400  | 
材料化学  | 本科  | 5940  | 
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功能材料  | 本科  | 5940  | 
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| 本科  | 5400  | 
化学工程与工艺  | 本科  | 5940  | 
环境工程  | 本科  | 5400  | 
生物医学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生物工程  | 本科  | 5940  | 
生物工程(中外合作办学)  | 本科  | 23000  | 
电子科学与技术(中外合作办学)  | 本科  | 55000  | 
测控技术与仪器(中外合作办学)  | 本科  | 55000  | 
设计学类  | 本科  | 6200  | 
视觉传达设计  | 本科  | 6200  | 
环境设计  | 本科  | 6200  | 
产品设计  | 本科  | 6200  | 
二、长春理工大学简介
长春理工大学(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),由吉林省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、长春市共建,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,光、机、电、算、材相结合为优势,工、理、文、经、管、法、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;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、特色重点学科项目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、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,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、中俄工科大学联盟、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、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成员,享有“中国光学英才摇篮”的美誉。学校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,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,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王大珩为创始人和首任院长,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校。先后隶属于中科院、国防科委、五机部、兵器部、机械委、机电部、兵器工业总公司,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,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,2002年更为现名。







